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14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1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让诗词愈加美好。古人云:“诗言志。”用诗可以表达出伟大的志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尽的思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鼓励的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开一页页中国诗词,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美景;可以感受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以领略到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汲取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催人奋进;可以体会到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缠绵悱恻和凄婉动人……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诵千年,流芳万古!
人生自有诗意,生活不止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我们与春天为伴,与青春为伴,与诗词为伴,闲遐之余,坐下来好好欣赏我国星汉般灿烂的诗词歌赋,一定会让我们的内心有所催发,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无比信念、感恩和热爱!让我们在中华诗词的浩瀚知识海洋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中国诗词大会》共十场对决。从百人团到选手,从嘉宾到主持人,所有人都深刻地展现出了什么叫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中国诗词的强大魅力!大家都是由衷地热爱诗词,是在交流中华文化,而非仅在比赛,这也正是节目叫“大会”而不是“大赛”的原因。许多网友也感叹,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才知道原来诗词那么有趣,中国诗词歌赋真是让所有语言都默然失色的存在!
孟浩然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既然仰慕“诗仙李白”,就让我们追赶他;既然向往“诗圣杜甫”,就让我们追赶他;既然崇拜“诗鬼李贺”,就让我们追赶他。赵翼说得好:“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诗词是美妙的,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领悟出人生的美妙!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诗词大会第二季又在CCTV1开播了,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知识。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人心。在杜甫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篇里,有几十多首都提到了诸葛亮的,但是,被公认写得最好的,还是这首蜀相,诸葛亮的一生功名心是,被诗人短短四句道尽乾坤,简直是如椽巨笔。
我知道了一首写诚的诗。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比黄金还珍贵: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我知道了杜甫的一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都有自己的乡愁,都有自己追忆和怀念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中国古代的诗词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乡,也是我们共同想要不断回忆,不断梦想,不但追求的一块文学的芳草地,还有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所以故乡是我们永远忘不掉的,那一块最软的,最能拨动我们心玄的地方。我又学习到了苏轼的一首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还学习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知道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和诗言志,歌永言。意思就是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歌就是唱出心里想的话语。还有岳飞写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又学习到了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在看诗词大会的擂主争霸赛时,百人团里的北大理工科女博士生陈更,多次从百人团中“杀”出来,三次擂主,每次上场都是9道题全部答对,诗词储备量大,每次的飞花令都取得胜利,多次获得了攻擂资格,第九期以第二期,第三期,第六期擂主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总决赛的攻擂资格。在总决赛上,陈更答对七题,得分311,错在了一道“变凤凰”的题上,分数虽高,可是未超过16岁高中生武亦姝的317分,遗憾离场。
武亦姝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了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王子龙,最后获得了冠军席位!
让我们怀着赤子之心,走进壮阔的诗词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激扬文字,谈笑古今!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3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昨天,《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圆满结束,亚军得主竟然是比我大两岁的韩亚轩,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写:“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不知不觉,《中国诗词大会》已陪伴我们走过了五个春秋。从小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但是《诗词大会》让我们更加明白其中的深意,让我从此真正爱上古诗词,我喜欢徜徉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感受古诗词赋予文字的独特魅力。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告诉我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春意盎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带我们走进了明媚的初夏时节,还有蜻蜓和青蛙充满动感的诗情画意。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带我们走进秋天,去回味硕果累累,稻香、果香的丰收景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带我们走进冬季,欣赏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梅花姿态。
更令人惊喜的是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增加了身临其境的题型,点评老师用诗词歌赋的方式带我们游览了祖国壮美山河,四时风光,让人身心愉悦。
恰逢今年的诗词大会播放期间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我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是多么的伟大!“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这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谨于此诗献给所有的国医圣手,以及为武汉逆行的白衣天使们。国有大医护佑,国必繁荣昌盛。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我们也能早点回到学校,勤学知识,报效祖国。
《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人走进古诗词,在古诗词中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更迭。感受人文情怀。他不仅在国人中掀起了诗词热,还受到了国外诗词爱好者的追捧,这些都足以说明我泱泱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4我热爱诗歌,特别喜爱唐诗宋词。
每逢空闲之时,我都会躲在自己的书房中高声吟诵,体会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品味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恨,领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 ……此处隐藏6355个字……是浮躁有余、定性不足。君不见众人对手机爱不释手,诸多无聊的八卦信息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时间。人们很少读书,更不要说读古诗词了。当然,不可强求众人热爱诗词。只有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媒体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古诗词的行列中。
在这一点上,《中国诗词大会》的主创人员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为我们精心制作了这样优秀的节目,唤起了我们对古诗词的热爱。董卿自然、高超的主持风格和数位知名学者的精彩点评相得益彰,令观众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用杜甫的“好雨知时节”来概括我的观后感也是最合适不过了。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12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美,鲜花之美、苍柏之美、彩虹之美、海洋之美、飓风之美、沙漠之美、草原之美……美不胜收!
人类也有各式各样的美,苗条的美、恬静的美、温柔的美、睿智的美、知性的美、优雅的美、泼辣的美……在我看来,人类最美的是智慧,而承载人类智慧的是知识,比如诗词歌赋。
从古人留下来的诗词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乡村之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祖国山水之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友谊之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可以感受到“诗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从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看到母亲深挚的爱。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海枯石烂、坚贞不变的誓言。诗词教我们要惜时“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要积极乐观、怀抱希望“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词之美,还在于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容颜、气质、谈吐。瞧董卿在舞台上举止落落大方、光彩照人,面对强大的百人团和学富五车的点评嘉宾从容不迫,优美的词句、诗篇信手拈来;她一会儿替能背诵四千多首古诗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人民警察惋惜,一会儿对身残志坚的“无臂少年”彭超赞赏和勉励;她时而俏皮,时而睿智,时而感性……她用实际行动对美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就连“毒舌姐”金星都忍不住给董卿这样的评价:“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让我们一起学习,做个“美”人吧!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13最近,无意间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被她那优美的画面、选手的精彩表演及嘉宾老师渊博的知识深深的吸引了,我就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忠实粉丝,每天晚上到点必看。
中国诗词大会旨在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参赛的一百多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阶段,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选手答题时场景随着诗句而变换,让人觉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之优美,使人觉得快哉。每答一道题,嘉宾老师会有所点评,点评诗句本身精妙之处、点评诗人性格、点评诗人写诗时所想,仿佛把我们带到那那个地点那个季节那个时代。飞花令环节是我最喜欢的,这个环节最能提现选手诗词储备量,听着他们说着各个时代优美的诗句,让人觉得心情愉悦。擂主争霸赛是最扣人心弦的一个环节,两位实力相当的选手,你追我赶,即是实力,又是心理素质的考验。
每位上台、立场的选手都会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让人们看到他们平静的外表下面一颗炽热的心。其中有几个人让我印象颇深,陈更、武亦姝是那种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的那种学霸,每一道题他们都能从容不迫的回答,让人感觉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一直都很淡定从容,对于他们没有不会的诗词竟然能从诗句的平仄声中来判断选出正确答案,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地下煤田火情勘探员彭红宾是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本以为他上台是去打酱油的,没想到在飞花令环节凭借他强大的诗词储备量竟然打败了过五关斩六将杀出来的罗墨轩,并以他的质朴、自信、慷慨激昂的诗句让我们都为他竖起大拇指。最让我佩服的要数农民出身的白茹云,没有高学历,甚至因为生病都不能正常说话的她,冲出了百人团,在个人追逐赛中淡定从容的答对了九道题;在台上,她一直面带微笑,丝毫看不到她身上被病魔一直折磨的痕迹,她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学习诗词的那段经历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自愧不如,年轻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呢?
以前,诗词给我的感觉是为了考试我必须学习它;现在,我越来越能体会诗词的优美,诗人的可爱,也越来越喜欢它。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14你是否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着窗外,思念起家乡的亲人;你是否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胸怀信心,孤身一人想去外闯荡;你是否念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洁身自好,而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看《中国诗词大会》,你会不自觉地来到这引人入胜的诗词空间里。
在《中国诗词大会》里,高手如云。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选手,莫过于陈更姐姐了。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她从未缺席。上台十几次,多次获得擂主。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她不是文科生,而是一名北大理科生。谁也无法想象,理科生出身的她竟然同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以超强的实力行走在诗词之间,让质疑她的人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对他产生了敬佩,也让我更加的喜爱观看《中国诗词大会》。
对待诗词,有的同学说,诗词晦涩难懂,每到学习诗词的时候,都很难记住,因此也就懒得去记了。还有的同学说,现在已经是现代社会了,诗词的那一套东西已经很古老了,我们没有必要去学习古诗词,更不必去背诵。其实,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华诗词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诗词里流淌着我们民族的血液。高山虽难却仍可攀,有些诗词虽然难以理解,但我们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去背诵,进而沉淀为我们自身的文化基因。
在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后,每当想起那些与我年龄相仿选手在台上的精彩表现时,我总是自叹不如。同时,我也惊叹于那些年龄很小的选手们的诗词储备量如此之多,仿佛他们天生就是为诗词而来,早已把诗词融入血脉之中。“唐诗,宋词,元曲”就如他们天生的烙印。而我,几乎能背的古诗都是教材中的,长时间都在脑中无趣地游动直到考试的到来。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想背诵更多的古诗词,有机会,我也尝试去朗诵一下。
此刻,在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声音:“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谁道,踏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听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赏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吟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们徜徉在诗意的四季里,尽情领略这美妙的风景。
文档为doc格式